中国游泳选手郭金城没有双臂,却以双腿弥补缺陷,并以头触池成为其标志性动作。
23岁的郭金城为了首战巴黎残奥,特意剃光头以追求更卓越的成绩。在花都展示统治力,郭金城勇夺4枚金牌和2枚银牌,圆满登上残奥颁奖台最高一级。
在2023年,他的游泳生涯备受关注,先是在残疾人游泳世锦赛创下男子S5级别50米自由泳的两项世界纪录,成为该级别首位突破30秒大关的选手;随后在杭州亚残运会上再次斩获3枚金牌和3枚银牌。这位无臂飞鱼不仅实力突出,更因其不惧一切、毫不畏惧以头部高速撞向泳池边缘而备受瞩目。
在巴黎残奥比赛中,郭金城延续了为减少水阻而特意剃光头的传统。他参加了9个项目,包括四种泳姿和混合泳。在S5级别男子50米自由泳和50米蝶泳中打破世界纪录斩获金牌,接着与队友一同在接力项目中再次夺冠。此外,他还在50米蛙泳和100米自由泳项目中获得银牌,使他首次参加残奥即斩获6次登上颁奖台,赢得4金2银的优异成绩。
在获得残奥奖牌后,郭金城首先为奖牌拍照,然后将照片发送给远在老家沧州的父母,与双亲分享喜悦。尽管郭金城在国内比赛通常深夜进行,但他的父母依然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,这让他十分感动:“我从未想过父母会如此晚还坚持看比赛,他们第一时间见证了我的夺冠,我感到非常高兴。”
为了争取最佳成绩,郭金城透露他特意改变了呼吸方式,“每次换气将耗费0.2秒,通过日夜锻炼,50米自由泳的换气次数从3次减少至1次,为自己带来更多优势。”
早年,为了突破50米自由泳30秒的大关,郭金城不遗余力,但始终差那么一点。在与教练商量后,他尝试减少换气次数。为了训练呼吸,无论是在游泳池里白天还是家里的水盆晚上,郭金城都几乎练到窒息才停下,甚至患上气喘,但他的闭气时间逐渐从1分钟增加到2分钟。
6岁时,郭金城因电击失去双臂,并由父母照料。12岁时,他成功进入河北省残疾人游泳队,并接受专业培训成为职业运动员。由于双臂残缺,控制平衡能力较差,他在训练时要额外背负1.5公斤的哑铃,以增加负重并控制好平衡力。
每次触池时,郭金城只能凭借头部代替双手,尽其全力撞向泳池边缘。在训练中,他经常撞伤头部,甚至流血,但郭金城根本不放在心上:“参加亚残运会和残奥等大型比赛,胜负即在瞬间,所有游泳选手在冲刺时都倾尽全力,必须努力挣扎才能取得好成绩。”
尽管身体有所缺陷,但郭金城没有为自己找借口,这正是无臂飞鱼成功之道的体现:“要提升个人能力和成绩,从来都没有捷径可走,唯有每日坚持不懈地训练,不断超越自我,才可能成就真正的英雄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